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存款利率下行,理财产品走俏,银行理财上半年存续规模重返30万亿元

  来源:华夏时报   作者: 卢梦雪 张萌    银行业理财市场交出上半年成绩单。

来源:华夏时报

作者: 卢梦雪 张萌 

银行业理财市场交出上半年成绩单。

近期,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(2025年上)》(下称《报告》),其中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.67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2.38%,同比增加7.53%。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.12%,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4.18%。

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,上半年理财市场存续规模重返30万亿元关口,整体依旧以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主,占比达97.2%;相较于银行机构,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升至89.61%,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。
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随着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预期改善,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将继续扩大,有望突破前期高点,站到32万亿元之上。

利率下行引发存款搬家

据《报告》披露,截至今年6月末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.67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2.38%,同比增幅达7.53%。

随着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,投资者对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显著上升,成为推动理财市场扩容的核心动力。民银研究分析称,二季度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带动存款向理财搬家,理财作为存款替代品类定位被进一步关注。4月当月,存款搬家理财规模约0.8万亿元,贡献主要增量。

《报告》显示,今年上半年投资者数量出现显著增长,但风险偏好仍以稳健为主。截至6月末,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1.36亿个,较年初增长8.37%。从投资特征看,“固收类”“开放式”“低风险”成为市场关键词。

按投资性质划分,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。上半年存续规模为29.81万亿元,占比97.2%,而混合类、权益类等风险较高的产品合计占比不足3%;从运作模式来看,开放式理财更受青睐,上半年存续规模达24.82万亿元,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0.93%,较年初增加0.13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增加1.06个百分点。

风险偏好层面,投资者持续选择低风险产品。截至6月末,风险等级为二级(中低)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.41万亿元,占全市场比例95.89%;相较之下,风险等级为四级(中高)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仅为0.1万亿元,占比 0.32%。

“这反映出,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然较低。不过,近期部分理财产品‘含权量’开始上升,反映随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,理财资产配置趋于积极,投资者风险偏好或将有所回升。”董希淼向记者表示。

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告诉记者,风险偏好为稳健型的投资者依然是市场主体,这表明大多数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。

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下降

今年上半年,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.12%,较2024年上半年的2.8%下降0.68个百分点,也低于2024年全年的2.65%。

《报告》显示,上半年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方面仍以固收类为主,投向债券类、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、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.33万亿元、1.82万亿元、0.78万亿元,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5.6%、5.52%、2.38%。现金及银行存款、同业存单占比分别为24.8%和13.8%。

记者注意到,今年5月至6月,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出现密集下调,有理财产品调整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1%,低于同期限存款产品的利率水平。多家理财公司表示,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受市场利率走势及资产收益率中枢变化影响,存款、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整体承压。受此影响,不少理财公司正积极探索“固收+”策略,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或另类资产来增厚收益。

民银研究分析指出,受到债市波动影响,上半年理财收益率整体弱于2024年下半年。一季度资金面偏紧、债市利率上行,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下行;二季度关税政策引发避险情绪升温,叠加宽松政策出台和流动性边际转松,债市利率转为下行,收益率逐步修复。

展望下半年,民银研究认为在“低波、稳健”的经营模式下,理财产品净值预计小幅波动,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或维持年内相对高位,现管类收益率下行趋势则可能延续。

余丰慧表示,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,体现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信任。其背后逻辑包括: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对稳定收益的追求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的财富积累需求,以及金融监管完善带来的市场信心提升。他强调,金融机构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。

“随着存款利率走低,以及居民预期改善,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将继续扩大,有望突破前期高点,站到32万亿元之上。”董希淼表示。他同时提醒,银行和理财公司需在安全性、收益性、流动性“不可能三角”中寻求动态平衡。下一阶段,机构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提升宏观研判和资产配置能力,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服务,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需求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。

责任编辑:王馨茹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vncw.cn/21040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