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前几天央视曝光了“苗古金贴”骗局,这款产品宣传的名头可不小,号称由传承“千年秘方”的非遗传承人制作,而且还有模有样晒出了“非遗传承人”证书跟“非遗传承人”照片,这下子销量猛涨,登上了电商畅销榜,总销量几十万,当真是恐怖。

前几天央视曝光了“苗古金贴”骗局,这款产品宣传的名头可不小,号称由传承“千年秘方”的非遗传承人制作,而且还有模有样晒出了“非遗传承人”证书跟“非遗传承人”照片,这下子销量猛涨,登上了电商畅销榜,总销量几十万,当真是恐怖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
结果媒体深挖下去,传承人的照片实际上是AI生成的,脸部表情僵硬、手掌有六指、光线美颜到离谱、一眼假。

而所谓的“非遗传承人”证书乃是机构非法制作,花两三千块钱就能够买到;“苗古金贴”则是由第三方代工厂贴牌生产,成本不到10块钱。“千年秘方”、“专治颈椎问题”只不过是借助AI来割韭菜的骗局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
AI生成的人物、伪造的品牌证书、贴牌生产的产品,整个事件就魔幻起来了。最后有关部门介入,对相关企业和涉案人立案调查,这波卖假药的就等着法律的审判吧。

展开全文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
这件事也让小雷想起以前电视上那位“做出违背祖宗决定”的“神医”,同样是各种光环加身,家族传承得到的药方,也是公然兜售假药。

只不过以前的“神医”是出现在电视,还是真人,现在的“神医”是出现再互联网,还是AI生成的,真“查无此人”。

但电视上的“神医”起码起码还有真人出镜扮演“神医”,这点“情绪价值”多多少少增加点可信度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澎湃新闻

哪像“苗古金贴”这么离谱,直接AI生成人物图片就出来骗,偏偏还有这么多人上当,整个事件都让小雷觉得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发生了,只能说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。

“失控”的AI技术

今年是AI技术蓬勃发展的年份,AI生成图片、AI生成视频、AI生成代码这样的功能也都被AI企业开发出来了,可以说现阶段的AI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,

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AI诈骗的违法行为,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有AI声音合成AI换脸两种,而且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,成本越来越低,只需花费几十元,就可定制AI深度合成名人音频视频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央视财经

而且围绕AI技术还形成了外呼产业链,外呼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,机器人不知疲倦,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拨打营销电话;而且外呼公司事先用真人录音进行AI克隆复制成机器人的声音,这样一来使得接听者根本难以分辨电话那头的究竟是人,还是机器人。

小雷就曾接到这样的外呼AI电话,两三分钟里确实很难听出来是真人还是AI,后面是发现对面没有换气声,所以才判断出来是AI,但足以迷惑他人了。

此外据新京报报道,现今围绕AI技术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:上游技术负责兜售“AI换脸套餐”,中游则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来投放诈骗信息,下游则通过虚拟货币、跑分平台等渠道转移资金。技术、数据、资金”三位一体“,织了一张AI诈骗的大网,让许多用户深陷其中。

这两年利用AI技术冒充名人实施不法行为事件时有发生,张文宏、靳东、雷军等名人都深受其害:骗子用“AI靳东”实施诈骗,许多女性消费者上当;张文宏医生“带货”冲上热搜,但这是AI换脸之后的“张文宏”,稍微懂点AI的小伙伴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,可还是有不少老年人上当,在“AI张文宏”处买了产品。

此事也让张文宏医生无奈,他也曾向媒体透露自己投诉无门,不胜其扰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
雷军的遭遇更离谱,2024年国庆节期间“雷军语音包”引热议,许多以“雷军”声音为配音的内容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,“锐评”假期堵车、游戏等话题,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污言秽语。以至于出现了”国庆7天,被AI雷军骂了8天”的调侃。

雷军本人还专门为此发了个视频,呼吁大家不要再用自己的声音恶搞。

靳东、雷军等名人的遭遇也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滥用的后果,以前讲究耳听为实、眼见为实,但在互联网AI时代,耳朵听到的有可能是假的,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。

并且利用AI技术围猎的不仅仅是老年人,即便是年轻人也会掉进坑中。据东南早报报道,福建一公司老板郭某接到了“好友”的视频通话,对方向郭某借钱,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郭某就被骗走430万元,事后才发现电话那头是好友的“数字替身”——脸是直接AI换的,声音也是用AI拟声技术合成的。问题是受害者对此一点警觉都没有,这就有点可怕了。

难怪有人会担心,以前还可以通过观察眼睛、头发、手指等来辨别是否是AI生成,现在这些伎俩都不太好使了。若是AI再发现下去,怕是真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。

给AI技术戴上“紧箍咒”

小雷很喜欢一句话,技术本无善恶之分,有善恶之分的是使用技术的人,这句话就是对AI最好、最准确的描述。AI用得好可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、更好地处理复杂繁多的事务;而当AI技术被用于误导消费者、实施不法行为之时,平台与监管者就成为帮凶。

像前面提到的“苗古金贴”骗局,靠着AI生成的图片就可以堂而皇之出来卖假货,这其中暴露的正是电商平台审核制度的缺陷。像电商畅销榜等榜单,平台是否有审核过登上榜单的相关店铺的资质?是否有对店铺投放的广告进行排查?如果平台不重视起来,加强对内容的审核,像“苗古金贴”这种AI生成的假人都能过审的离谱事件,以后只怕会越来越多。

当AI开始谋财害命:从骗钱到卖假药,人类该如何防范?

图片来源:中国质量报

想要斩断“苗古金贴”、“AI雷军”等AI技术“恶之花”,还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,尽快制订AI技术行业的统一规范,明确AI生成技术、数字人使用的使用范围和条件,让技术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。

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要懂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,像面部识别、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,能不录就不录;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号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,免得悔之晚矣。

此外在涉及到资金、关键信息等方面的沟通,还是要留个心眼,通过多种方式来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

毕竟这年头大家赚钱都不容易,要是被AI技术骗走了,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。

总结

还记得几年前AI技术刚飞速发展的时候,有不少人视AI技术如洪水猛兽,觉得应该将AI扼杀在摇篮里。

小雷看来这种想法还是有失偏颇的,新事物的诞生往往都要经历一番曲折的发展,才能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。

AI也是如此,人类要做的就是引导AI健康发展,让AI真正为我们所用。而不是在技术泛滥的时代里,还要用AI给人类添堵。

像AI换脸诈骗、AI图片谋取不当收益等行为肯定是要制止的,除了严厉打击之外,还需要一套全面、完整的行业标准,将AI技术关进笼子里,才能让AI更好为人类服务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vncw.cn/17287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