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大型预制菜供应企业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中央厨房模式,若是餐饮企业自有的中央厨房,在业界普遍不认为是预制菜。若是第三中央厨房提供的餐食,需要具体区分,比如到餐厅以后仅做简单复热就要被认定为预制菜。以袋装烧鸡为例,就需要被认定为预制菜。若是袋装烤鱼,加工时需要重新加料汁、加配菜、重新烹制,就不能认定为预制菜。比如,鸡汤是料包加水简单烹调,而不是鸡肉鸡骨加预制料汁熬制,就会被认为是预制菜。在业界来看,西贝莜面的中央厨房模式不能简单认为是预制菜。
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,只要是预包装食品在餐厅仅做简单复热而不是烹制的菜品,都会被认为是预制菜。
预制菜行业人士、“餐饮见闻”创始人郑义向红星新闻介绍,餐饮行业内广义的预制菜,指的是洗菜、切菜、油炸等基本工序不放在餐饮门店,而是放在了工厂或中央厨房的产品。重点是预制,即预处理,强调产业化、标准化。
郑义指出,根据国家上述定义的精神,只有使用第三方加工的才叫预制菜,自有中央厨房出品的就不叫预制菜。而根据行业协会发布的一个标准,即热、即烹、即配、即食的菜都算预制菜,这让几乎所有菜品都成为了“预制菜”。
郑义表示,餐饮发展到现阶段,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食材都在门店加工,至少要使用工厂加工产品。“预制菜”三个字反而变成了某些餐饮企业的营销噱头。
郑义认为,是否预制并不是重点,选择权还在顾客手上:“一份48元的糖醋里脊,其实没有必要纠结是不是预制的,觉得值就吃,觉得贵,不好吃,不吃就行了。只需要考虑是不是好吃,是不是安全,是不是营养,是不是能接受它的性价比。很多菜要现做成本就高了,顾客不一定愿意买单。”
罗永浩指责西贝“预制菜”
责任编辑:陈琰 SN225